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相国是什么地位 > 060头彩(第3页)

060头彩(第3页)

“诗好,字好,这份济世之心尤佳!当浮一大白!”

众人称赞不已。

这倒不是他们过于谄媚,高廷弼之作即便是提前准备,诗中气象确实值得赞许。

高廷弼连连自谦,举杯与众人对饮,眼中的欣喜和自得难以遮掩。

此作一出,不少年轻官员心中暗叹,高廷弼不愧状元之才,今日怕是不能与他争锋了。

但也有人性情爽直不拘小节,相继拿出自己的诗作请众人点评。

比如翰林院检讨吴璟便笑道:“诸君且听在下这首拙作。”

“篆香融雪润霜毫,醉里犹摹瘗鹤标。忽听高呼诗已成,笑抛玉管踏琼瑶。”

又有国子监学正郑玄明吟道:“门生相问治经难,笑指庭中三尺澜。冻透冰魂清彻骨,方知字字不虚看。”

翰林院庶吉士吴清岳紧随其后:“冻笔频住忘纪年,石渠旧梦尚萦缠。今宵忽化剡溪棹,载得冰心向酒边。”

国子监助教杨嗣修亦不甘示弱:“冰檐悬玉尺,寒素量才多。莫羡凌云木,春从涧底柯。”

席间热闹无比。

众人一边品评一边饮酒,逐一看下来,还是高廷弼那首最佳,倒也无人不服。

当陈观岳念出他那首四平八稳的七言诗,高廷弼悬着的心放松不少,随即和其他人一道,将视线投向还未展才的最后两人。

薛淮和崔延卿。

作为同科进士,众人对这二人的能力并不陌生,他们都以才情闻名,薛淮偏重于经史子集,而崔延卿的诗词文章于当世颇有名气。

简而言之,今日薛淮虽然给崔延卿来了一个下马威,在诗词一道上恐怕不是崔延卿的对手。

崔延卿对此确信无疑,他端起酒盏饮了一口,抬手指向墙边案上瓷瓶里的几株寒梅,悠悠道:“今日蒙薛侍读以金玉良言规劝,崔某心中明悟,得一小令,与诸君共勉,诗云——”

“璇霄碎玉堕雕栊,呵砚犹温未竞枰。”

这两句一出,高廷弼便心中一沉。

在场都是懂行之人,如何品不出崔延卿这两句的底蕴?

毫无疑问,他光是这两句就显出不俗意境,璇霄、碎玉、雕栊将冬日之景悉数描摹,后续“未竞枰”三字隐喻仕途之艰难,暗合薛淮先前让他几近无地自容的锋利言辞。

崔延卿转身看向神色平静的薛淮,不急不缓地念出后二句。

“忽觉星斗已移阙,梅影斜分剑上锋。”

他放下茶盏,微微挑眉道:“请薛侍读评之。”

满堂寂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