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由他登基,定能百姓安心,反贼闻风丧胆。”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站在前方、身着宗亲服饰的淮南王。
淮南王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剑眉下是一双深邃锐利的眼睛,
此刻正平静地回视着众人,神色间不见丝毫慌乱,
仿佛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幕。
一时间,殿内争论声愈发激烈,丝毫不顾及淮南王还在场。
刹那间,殿内如同炸开了锅,争论声此起彼伏,丝毫不顾及淮南王还在场。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满脸忧虑地说道:
“淮南王殿下虽心怀天下,但从未涉足朝堂事务,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
如今大乾内忧外患,局势错综复杂,
若贸然让淮南王殿下登基,恐难应对这重重危机啊。”
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官员立刻反驳道:
“老大人此言差矣!淮南王殿下多年来广纳贤才,
与众多能臣志士探讨治国之道,其学识和见识远非常人可比。
而且,淮南王殿下心怀百姓,
若他登基,定能推行仁政,赢得民心。
有了百姓的支持,何愁大乾不能复兴?”
“哼,说得轻巧!治国岂是纸上谈兵?没有经验,一切都是空谈。
淮南王殿下若登基,
只怕会让朝堂陷入混乱,大乾的局势将更加危急。”
又一位官员冷哼一声,满脸不屑。
淮南王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波澜不惊。
他深知,皇位之争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自己早已做好了面对各种质疑和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