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船行背后是某地的知府大人,哪家商行又是某位指挥使大人的白手套,这类消息其实都不是什么绝对的机密,只是以前没人对此进行过专门的搜集整理而已。
这些大明官员通过把持长江上有限的航运资源,轻轻松松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远在北方的朝廷,即便发现了南方的地方官员有这些猫腻小动作,也难以施加影响力禁绝这类行为,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装作不知道。
当然了,据秦简所知,海汉这边也没闲着,如今前往长江中上游地区做买卖的商家也不少,而且其中应该有不少也是带着各种任务去的。
要么是顺路侦查上游地区的水文环境,要么是在大明控制区设立商栈搜集各种情报,要么是秘密与大明官员进行接触,多少都有些使命在身。要是纯粹只想去做点买卖,那恐怕连官府的跨国贸易许可证都拿不到。
秦简沉吟道:“接这任务没问题,不过老曲,你想过没有,这个任务下达的时机,跟外边张贴的征兵告示有没有什么关联?”
曲得仁有些不以为然道:“要是真计划发兵攻打上游州府,那不得提前就在南京集结大量战船和物资?你天天都在燕子矶这边盯着,可曾看到这些迹象出现?”
秦简道:“你说这些迹象,倒是还没有出现。不过我觉得真要推算时间,倒不如从征兵开始算起。你想想,这批新兵招募入伍,然后接受百日训练,结束之后方能获得编制。算算时间,起码也是三四个月以后了。船和物资,应该不会提前这么久就开始集结,那也太容易暴露了。”
曲得仁琢磨一阵,也不得不承认秦简所说有些道理。但他对于后续形势发展的关心程度,显然没有秦简那么在意:“打与不打,要打哪里,什么时候开打,那是石将军需要考虑的事,你我不过是跑腿办事的人,就算日后再度开战,也轮不到你我上战场搏杀,大可不必为此紧张。”
秦简却摇头反驳道:“老曲,此言差矣,别忘了这几年我们是怎么发达的,要是不打仗,我还是燕子矶一个小小工头,你也不过只是应天府一名小小捕头,哪会有如今的地位!”
曲得仁道:“那你的意思是,如果这次又要开打,我们或许还能因此再多争取一些好处?”
秦简道:“岂止是些许好处!你想想,长江上游有多少码头,多少城市,打下来之后需不需要有专人管理?如今有没有这么多的候补官员可供任命?”
曲得仁犹豫道:“你虽说得有理,但在南京做官,跟去外地做官,那肯定还是有差别的。你我根基都在南京,去到外地就未必能有这么得心应手了。”
秦简道:“就算我们不去外地做官,同样也能布局啊!向上头推荐自己的亲信手下,徒子徒孙行不行?组建商行、船行,跟着军队去这些刚占领下来的地区,别人吃肉我们跟着喝点汤行不行?关键就在于掌握好出手的时机!”
“如果等到备战进入部队和物资的集结阶段,那全天下都知道快要开打了,想发战争财的人大把,你我也未必能挤进前排。要入局,我们就得从当下开始着手!”
曲得仁叹道:“老秦啊,我本来还觉得你发达之后就没了锐气,后半辈子安心在南京城里当个富家翁了,没想到你还挺有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