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中医就是强调标准,这里多少克,那儿多少克。君臣使佐,固然有轻重之分,但过分强调一克两克有什么作用?
张三开五克,李四开六克,不是铁定的标准。把主药副药分清楚就行了。熊大师,学生在你面前放肆了。”
十辨笑道:“这个问题,学术上也存在争议。协和医院开过一次中医学术讨论会,请十位名医给同一个人诊病。
十个人有六种结论。没有一种结论是绝对统一的。所以中医有句话,叫找对医生。”
我和十辨探讨了一番,最后归到办保健品厂这个主题上来。
子勋说:“开发区地租相对广东便宜多了,这里既有莫林山药材种养基地,还可以发动老百姓种植,加上晓东在开发区,十辨是名医,我们三个人强强联手。
不用你们出一分钱。我们就办一个保健品厂。我们广东人就是会做生意,一个保温杯,命名为磁化杯,销得特别好。
一个枕头,里面配着中药药芯,叫做益智安神枕,家有初中生,高中生的家长,每家买一个。
一双鞋垫,用中草药薰过,可以包治各种脚臭。这是一种经济思维。
而八珍方也好,十珍方也罢,这是医学名典上有记载的,也是院长那天洗脚向别人推荐的,别人抓齐这些药,要烘烤,研磨,非常麻烦,所以,我想我们就来生产。”
熊十辨被说动了,他说:“这种经典药方,经千年而不衰,可以,我愿意加入。”
接下来就轮到我了,我说道:
“我就来讲一句真话。当官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当不稳官。所以,我个人不参与办厂。但是,我可以为办厂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里,我推荐李旭日入一股。为什么呢?因为子勋不可能前来,只能派人来打理,十辨只能是顾问,他是院长,要管医养中心。
李旭日是人熟地熟,为人灵活,由他出面协调当地矛盾,疏理各种关系,非常合适。我当着两位的面要说清楚。就是他出面,也会有人说我通过他入暗股。
但是入没入?没入就没入。没入,我堂堂正正,底气十足。我不入股,会活得自在,心宽。”
熊十辨说:“这点,我倒是赞成。晓东志在政界,不要加入。”
子勋也说:“可以,我完全同意。我也不是自己来办厂,是为我爸来寻找项目的,以后,让他过来管厂子,我只是牵线搭桥,毕竟我和晓东一样,也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只是我们广东抓得松一点。”
旭哥表态:“邵总,你放心。生产上的事,我管不了,但协调关系,打开销路,我自信有几分能力。你们两位背后的大老板愿意接纳我,我愿意出点小资本。
邵总是一百万不算钱,我出五十万还要向银行借,但是,这是一种态度,自己不投钱就不心痛。”
子勋笑道:“好,你说得慷慨,我就喜欢你这种表态。”
当下,我就走出客厅,让他们去细细讨论。
我在外面走了一圈,也不敢走得太远。
半个小时之后,旭哥打来电话,叫我回去。
邵总说:“我们讨论得差不多了。熊院长就叫刘梅过去参与组建,他也投资50万。到时,我还叫我姐姐过来管这个厂子。她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
我说:“那我们下山,晚上我设宴,到四水宾馆吃个晚餐。”
旭哥说:“我来设宴。”
下午三点,我们回程,三辆车从莫林山盘旋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