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牧风大手一挥:“走,少爷带你们下馆子!”
不一会儿,一行四人就来到了聆音阁,准备在这里将就一顿,在回城外老宅。
聆音阁,虽然不是专门的酒楼,可里面的饭菜在临安城也是出了名的。
牧风等人一进门,就感受到了聆音阁的与众不同,身心似乎放松了下来。
大厅装修简易雅致,一个头戴面纱,手指纤细,身着白纱裙的少女正在最前方一个小舞台上抚琴。
琴声悠扬,犹如山涧泉水流过,微风拂面,让整个聆音阁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饭菜精美,美酒醇香,美人秀色可餐,琴曲儿悠扬,怪不得整个临安城的风流雅士,书生学子都愿意来聆音阁。
四人在二楼叫了一个包间,随便点了几个招牌菜,就在包间里品茶等着饭菜上桌。
“翠秀姐,这家酒楼的包间好雅致哦,装裱的还有字画,竟然还有书桌。。。”
小玉儿像个好奇宝宝,在包间里四处打量,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小玉儿,这可不是酒楼,聆音阁是临安城的文人雅士最爱常来的乐坊,这里的笔墨纸砚也都是给这些文人准备的。”
翠秀微笑着解释道,这里她曾经在跟牧风刚来临安城的时候来过一次,本就记忆深刻,再加上画舫和聆音阁都在墨湖附近,当然了解的更透彻。
“哦,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这里的脂粉气比油烟气还重,刚刚进门的时候,我还发现大堂里还挂着少爷的楹联,好多人围在周围呢。”
小玉儿也是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那么多人看少爷的楹联,原来都是文人啊、
“楹联?你说大堂里挂的那个‘画上荷花和尚画’的楹联是少爷作的?”
翠秀两眼瞪的老大,一脸惊讶的看着小玉。
“是啊,就是少爷前两日在书院给一些来书院捣乱的讨厌鬼出的题。”
小玉儿语气轻飘飘的说道,并没有翠秀语气里的激动,反而好奇的看着翠秀。
心里想的却是:“翠秀姐为什么这么激动啊,少爷出的那个题很厉害吗?玉儿觉得很普通啊,少爷书房里的随手写的都比这个强多了好吧。”
如果让翠秀知道小玉的心中所想,肯定会气的七窍生烟,典型的深处宝山而不自知。
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楹联在临安城都火成啥样了,可以说人人皆知也不为过。
整个临安城,上到几十岁大儒,下到刚入白川书院的学子,几乎所有的文人雅士,书生学子,几乎所有人在探讨这幅楹联。
现在竟然知道这个楹联是自己少爷所作,哪能不惊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前她也只是在画舫里听到客人在议论这幅上联,也得知只是百川书院一个个呆傻的痴儿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