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还是不要引人注目为好。
迅速拿定主意后,元纾下意识地就想要避开身后之人。
可脚下就是来时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正铺在自己眼前。即便她加紧速度,这片刻功夫,还是会被身后出来的人直接撞上,想避也避不开的。
既然如此,这里还有什么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呢……
元纾左右环顾一圈,很快择定路旁郁郁葱葱的竹林,闪身躲了进去。
事实证明,自己的判断果然没错,就在她刚刚躲进竹林后,不过须臾,就有人从东院正门出来了。
倘若刚刚的动作再迟半步……元纾不敢再细想下去。
这竹林到底是栽种在道路两旁的,行人走路,大多还是拣了中间的正道。
再加上自己刚刚避让得匆忙,也没来得及对这落脚点精挑细选一番,此刻的位置难免就有些不远不近的尴尬。
正因隔得有些远了,元纾只能勉强从一丛一丛的竹子缝里向外张望,看得并不真切。
只见好似是一对夫妻的模样,倒是上了年纪,一前一后地迈过了那道门槛,正顺着大道笔直往前,一路向南走来。
据此观察,这道门多半还是只准出不准进的设置。见相同的一道结界却没有在这对夫妻身上奏效,元纾又更新了推断。
稍稍离得近了些,她眼尖的特长倒是派上了用场。
或许还要感谢他们二人实在张扬,那位妇人手里挎了个篮子不提,还特意在篮子上头盖了块红布。远远走来,的确扎眼。
不过也因有这块红布盖着,要想知道里头究竟装了什么,就有些困难了。
元纾收回目光,暗自忖度着。
看这架势,高低也是个宝贝东西。
夫妻二人脚步轻快,交谈间都是溢于言表的洋洋喜气。路过自己藏身的这片竹林前,恰是叫元纾听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到底是受了这么多年的香火供奉,这个五庄观,果真是名不虚传呐!”
言语之间,除了赞誉非常,更添了十分欣喜与感激。
“等我们这回下了山去,可得好好地为五庄观宣扬宣扬。”
“你这话说的。”丈夫很不赞同妻子的说辞:“在咱们万寿镇,五庄观里明月道长、清风道长的神通,那可真真是尽人皆知!”
“哪里还要等到我们去宣扬呢?”
万寿镇?
元纾眉心一跳,这对夫妻,也是万寿镇人氏?
那头,妻子被丈夫拿话一堵,并不气馁:“二位道长自然手眼通天,可这到底也能显出咱们的诚心不是?”
两人就这么你来我往地交谈着,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