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两男一女,他们的邱厂长和他们技术科的潘科长还有司机。”
“哦,他们厂在大兴,应该能回去啊。”
“还不是为了请你吃饭?人家邱厂长说了,请不到你就不回去。”
“行吧,今天让他们请菜,我们请酒,我正好有想让品尝一下的酒。”
“就是原来给我喝的那种?”
“不是,比那个差,但是今天适合让他们喝。”
“嗯,我知道了,就是你说的普通蒸馏酒吧?”
“对,他们肯定感兴趣。对了,你不能喝酒,我让于丽也一起去。明天给报社送材料你们也一起去。”
……
酒桌上并没有太多的客套话,因为酒厂虽然属于轻工业,但也是在宋市长的领导下,这个时期,轻工业和重工业虽然划分得比较清晰,但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挺紧密的。
邱厂长四十多岁,潘科长也四十多岁,一看就知道两人是沉浸于酿酒行业多年的老专家。
于丽和司机负责倒酒,邱厂长、王胜文、潘科长、徐慧珍负责谈问题。
邱厂长:
“王厂长,徐经理,既然咱们都是宋市长领导,那客气话我们也就不多说了,我和我们潘科长啊,看了你们那本《发酵技术与白酒工艺》的书,很受启发啊。
这不刚过完年,我们工作也不紧张了,所以就过来拜访一下。
来,咱们先一起喝一杯,然后慢慢聊。”
王胜文也端起酒杯:
“邱厂长,既然咱们都是宋市长领导下的企业,那以后就不用这么客气了。你们这么远跑过来请客,我们真的是受之有愧啊。
今天晚上喝的这酒呢,是我专门带过来让你们品尝的。这样,我陪你喝,让我们的于丽于编辑陪潘科长喝,这样算公平吧?
我们徐经理呢,特殊情况不能喝酒,你们就见谅了。”
邱厂长也是个痛快人:
“没问题没问题,来咱们喝一杯,我们得认真品尝一下。”
于是一起喝了一杯,算是酒场的开局,邱厂长和潘科长认真地品尝着白酒的味道。
其实这是王胜文从神识空间里拿出的“泰山酒仙”白酒,这酒,属于浓香型五十二度白酒,口味平和,酒香浓郁,是泰安酒厂生产的最好喝的白酒之一,在整个山东地区都非常受欢迎。
泰山地处泰安市,所以,福主们供奉的“泰山酒仙”有很多,这种酒的包装古朴典雅,王胜文平时拿出来品尝,也没什么问题。
王胜文打算让他们按照这种工艺生产四九城的白酒,虽然不如窖藏白酒耐品味,但是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大批量生产就能够降低产品成本,销售价格也会随之降低。这对普通市民来说,是件好事儿。
再也不用拿个小酒壶去供销社打二两白酒喝了,同样的价钱,可以直接买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