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李泰,他是那种,描述起来都有些拧巴的一类人,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可又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
也正是基于这种性格,张楚能确定,李泰能成为全能型的学者。
什么都懂,各行各业都会有涉猎。
而且,在大唐这个时代,不像是后世那般,各种专业都有了很深的研究,你若是不精通或不一直探索于一条分支,那么精力完全是不足够支撑你成名。
但,现在不一样,各种专业也都没有形成,各种学问还都没有发现。
所以,李泰这样的人,就显得很宝贵了。
很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专业,都需要他往前走出去第一步。
所以,对于李泰,张楚是很满意的,而民学大师兄这个名号,他确实是立得住!
不过现在,李泰好像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羞愧,除了裴行俭和孔惠元知晓外,当然,还有张楚,除外,便再无人知晓。
所以,张楚也要抽出来时间,好好陪一陪李泰,帮着他,修建出来第一个大唐成品的沼气池。
着实是一点都不得闲。
春天,就是忙碌的季节。
“放心吧侯爷,这里,奴婢定会盯好的。”
“侯爷和殿下有什么要紧的事,尽管去做便是。”
“若玻璃有了新的进展,奴婢会第一时间通知侯爷和殿下!”
容嬷嬷立马道。
这段时间,有时候城阳要回长安处理太医署的事,可容嬷嬷是真真的寸步不离,吃住都在玻璃作坊。
一砖一瓦,一沟一壑,一环一节,都是她眼睁睁盯着建起来,并且制造玻璃的所有工艺,她全程也都跟着,一点不比公输良,田婆他们差多少。
毕竟,对于制作玻璃,他们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皆是双眼一抹黑,都是从零开始。
更何况,对于自家殿下好不容易拥有的自己产业,容嬷嬷比张楚都要更爱惜。
张楚颔首,望着再次燃起来的炉子:“明天,我就回长安一趟。”
“正好,侯爷,我跟你一块回去。”城阳附和道:“第一批民学医科的学子,该要出师了,在入住大唐医院前,都得对他们进行考核。”
“我得全程跟着带下科学生,检验她们的剖腹产手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