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这玻璃,和沙子有啥关系?”
城阳表示不理解。
不过,张楚也懒得解释太多,有些事,只有真的看到了,才能真正的理解,不然,太多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等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你的人,什么时候到?”
“你也看到了,北山县现在真的是一个空闲人手都没有。”
“春耕之前,大批量的招募劳工也有点不现实,所以·······”
张楚瞧向了城阳。
真说起来,北山县,要说最闲的人,估摸着就是自己了。
房遗爱,褚忠,温破贼和张玄素自不必多说,衙门里的衙役,捕快,不良人几乎都快要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了。
至于北山县的百姓,他们的忙碌已是打破了季节更迭的规律,毫无疑问,工厂作坊的发展,让百姓能够一年四季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而不必再像是种地那般,看天吃饭。
“明天,明天就能全部抵达!”
城阳直接说出了一个日子。
“不过······侯爷,你应该也知道,玻璃这东西,除了你外,没有人再懂,所以,就算是工部,将作监,亦或者少府监,军器监的工匠都没有真正的专业工匠,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寻些,见识多的,手艺好的老工匠。”
城阳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这样的情况,张楚心里早就有预料。
他笑呵呵的点点头:“只要有人就好,其余的你放心,就算是一窍不通,在侯爷我的调教下,定也能成为精神玻璃工匠。”
“先说好了,这批工匠来了北山县,就是北山县的百姓,匠籍么,全部脱离,加入北山县户籍。”
北山县最缺的是什么?
当然是人!
更何况这是一批专业的手工业从业者,自己辛辛苦苦把他们带出来,还想再脱离北山县?
开什么玩笑!
张楚的心,还没有那么善。
城阳连连点头:“放心吧侯爷,这事,母后亲自去办,定是无碍的。”
“而且,听说父皇最近也想要动一动匠籍这个制度,所以,没问题的。”
“对了,侯爷,除了这些工匠外,我还从母后的内府里讨要了一百万贯,等明一块运送过来,侯爷,你看,放到哪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