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哥的母亲和其他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不一样,她非常看重家里面孩子的教育,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们家的状况,也只有读书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他妈妈是他爸买来的媳妇儿,读过几年书,知道外面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她觉得自己的身世已然这样了,但是她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和她一样,一辈子都窝在大山里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重复父母的日子。
因为她和村里的其他人不同,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为此村里很多人都笑话他妈。
他妈妈即使听到了那些人背后说的那些酸话,依然坚持在孩子到了七岁就送去学校学习,哪怕家里面穷的揭不开锅了,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日子在社会哥他八岁的时候发生了变化。
他以为自己不是像他妈妈希望的那样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走出山里来到大城市,就是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到了年龄想方设法的娶个媳妇儿再生一窝孩子。
可是那一年,还是孩子的他救了受伤晕倒的师父。
他回家找来了父母,让他们将昏迷的师父带回家照顾。
很快他师父就醒了过来,知道被人救了之后就掏了很多钱感激他的父母。
因为身上的伤一时半会儿好不了,所以他就一直留在社会哥的家里养伤。
这期间师父发现他有练武天赋,就想要收他为徒。
本来家里人都很高兴,毕竟师父出手大方,一看就是有钱人,可是当知道一旦拜师就要跟着师父离开,他们又犹豫了。
当时家里面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而师父身上的气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父母觉得如果他跟着师父可能比跟着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还得不到好的教育要强很多。
父母是希望他跟着师父能有出息,给自己挣出个出路来,不想社会哥以后也过上和他们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可是又舍不得孩子离开身边。
外人再好终究是外人,他们始终不能放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了让孩子拜师,即使再舍不得孩子,可是比起他的前程来,这点儿不舍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是没有想到他还没有衣锦还乡,却要惨死在这个陌生的小县城了。
他最后嘱咐丁微将银行卡里面的钱取出来送给他的妈妈。
他以前也想过将钱寄回去,可是一直生活在大山里面的父母连银行都没有去过,就更加不可能有自己的银行卡账号,他又怎么能将钱汇过去?
就只能这么一直拖着,就拖到了现在。
其实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自觉学有所成,跟在师父身边也小有积蓄,当时就想过要不要回家看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