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跟着,一众大明武将,纷纷谴责、纷纷建议严惩高一功和张鼐。
听着众人的怒吼,高一功和张鼐理亏着,沉默着。
先前,他们有多牛气冲天。
现在,他们就就有多窝囊猥琐。
崇祯笑笑:“无妨!”
“朕绝不会强人所难,先把兵器收起来,上阵无须他俩。”
“高一功、张鼐,你俩就留在朕的身边,看朕怎么收复关中,怎么以德报怨吧。”
说完,崇祯转身上马,先行向渭南进发。
方正化派十名锦衣卫,负弓持刀,跟着高一功和张鼐,既确保崇祯到哪儿,就带他们到哪儿。又时刻监视,谨防搞鬼。
“陛下,高一功和张鼐,拒不奉令,留之何用?”一路上,崇祯爱将王辅臣,依旧不解追问。
崇祯明白告之:“马鹞子、诸位将军,朕留高一功、张鼐、郝摇旗,以及以后俘虏的闯贼将领,非为平定关中,实为平定辽东。”
“平定关中之后,稍事歇息,理顺国政。朕将挥师辽东,一举荡平旗人鞑子。”
“朕接密报,多尔衮在朝鲜方向、倭寇方向,大搞小动作,大有卷土重来之意。”
“朕决不允许旗人鞑子,再踏入关内一步,再残害大明百姓一人。”
众将豁然开朗,感慨不已,崇祯皇帝就是比他们看的远,想的远。
并非崇祯圣母,并非崇祯不杀伐果断、恩怨分明。
留闯贼将领狗命一条,让他们去打旗人鞑子,让他们去为大明开疆拓土,两两消耗,或许才是最优解。
崇祯降服郝摇旗的时候,李自成的大军,也抵达了渭水河边,看着被自己烧毁的渭水桥,李自成四顾茫然。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两条路走。”宋献策急忙把上前建议。
“那两条路?”李自成甚是焦虑。
宋献策继续道:“陛下,第一条路,是架桥。在渭水桥原址上,新架一座浮桥。大军全体出动,找来木头,一日一日,定可架好。”
“只要过了渭水,咱们就可以鱼游入海阔、天高任鸟飞,一举脱离危险,纵虎归山。”
“臣唯一担心的,是搭架浮桥动作太大,极易暴露意图。万一被,明军发现,必然干涉,阻碍我大军搭桥。”
“另一条路,是大军折向东,渭南灞上,还有一座桥,横贯渭水,可以通过。”
“只不过,从这里到达渭南灞上,也要一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