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让内史腾坐镇南阳以防不测。
田秀在灭楚灭魏之后,分别在两国设置郡县。(此处参考秦国36郡)
南阳郡就是其中之一。
南阳郡的治所位于宛城,是连接关中、楚国、中原的军事重镇。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秦国就曾经在南阳设郡,不过后来此处反复易手,秦、魏、楚都占领过这里,南阳郡被取消数次,终于又重新恢复。
田秀在返回赵国以前,有寿春官员来见,说是有要事陈奏。
来人是一个年轻人,个头不高,说话时有浓重的淮南口音,他对田秀说:“久闻唐王仁爱百姓,今芍陂年久失修,河水时常泛滥,两岸百姓深受其苦,不知唐王能否拨款,为楚国百姓谋一些福祉。”
(芍陂又名期思陂。古代淮水流域最着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凿,在今安徽寿县南。因引渒水经白芍亭东积而成湖,故名。)
前世做考古学家时,田秀曾经参观过芍陂遗址,对这项工程大为叹服。
芍陂利用淮河之水,灌溉两岸农田,养活了无数百姓,其伟大程度不亚于文明与后世的都江堰。
听到芍陂年久失修,田秀毫不犹豫的就答应拨款重修。
这让那位年轻的官员十分高兴,连连称赞田秀仁义。
田秀发现这个年轻官员在和他说话的时候,除了有一点紧张之外,思维非常敏捷,几乎是田秀刚问出问题,他就能马上回答。
这让田秀对这个年轻人来的兴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年轻官员不知道田秀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回答:“臣萧何。”
田秀一听瞬间抬起头大为诧异,西汉初年的时候,有一位着名的丞相就叫萧何。
难道就是眼前这人?
可是不对呀!
历史上的萧何明明是沛县人,并不是寿春人,难道是同名?
“你认识一个叫刘邦的家伙吗?”田秀询问道。
萧何和刘邦是老乡,只要萧何说认识刘邦,那此人就肯定是历史上那个萧何。
“刘邦?”萧何皱了皱眉头,摇头说:“臣并不认识这个人,敢问大王此人是谁?”
田秀一听萧何说不认识刘邦,就知道他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萧何,兴致便少了大半,随口说道:“没什么一个小混混而已。”
这可不是田秀存心贬低刘邦,刘邦这个时候确实还是个小混混!
一听田秀居然提起一个小混混,萧何顿时皱起了眉头,他想不明白,唐王为什么突然要提起一个小混混?
田秀主动揭过了这个话题,说道:“寡人打算把芍陂修建的再大些,这样就能灌溉更多农田,让更多的百姓受惠,你觉得如何?”
萧何听了以后拱手说:“大王仁义,芍陂的规模若是能修的再大些,毕竟能惠及百姓,不用数年,整个淮南,一定都能成为膏腴之地。”
田秀点点头:“寡人把这项工程交给你,让你来完成,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