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是烧酒的老边。
虽然他的酒不是最关键的,但这个能对编制表示不屑的老头儿,让钱亦文很感兴趣。
有了这三个人,上游的人都齐了,下游的事情找谁呢?
眼前,能帮助他把这件事儿马上运转起来的,只有一个最佳人选了……
如果可选,他固然会选择前世的合作伙伴王秉春,但现在人家和他还不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只剩下这一个选项了。
钱亦文坐在门外摘着满身的陈年小鬼叉时,二舅和董长贵满心忧虑地就此突发事件交换了意见,并一致达成共识——劝……有被这东西祸害过的吗?话说,这也是荮材呢…… 听妹夫说,这个外甥姑爷最近这一段时间干得不错。
好不容易改正归邪了,可不能让他再干虎事儿。
从青峰山鹿场回来的时候,董长贵拽紧了车架子,弓着腰,躲在钱亦文的身后。
往回走是下坡,老头儿以为会比来的时候更快。
可钱亦文骑得并不快,甚至是很慢。
董长贵不免奇怪:“回去下坡了,你咋没有来时候跑的快了呢?”
“爸,你喝酒了,我怕你把不住……”
实际上钱亦文是在给自己争取时间,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
有些事情可以快,有些事情快了反倒不好,好多人都知道这道理……几个问题,要先解决哪个?这四个人,该先找谁?那个神秘人物,是谁? 青峰山镇所在地,处在一个山缝子里。
站在十字街口,360度一转身,镇政府、供销社、邮局、卫生院、中小学校、花圈寿衣店……
所有一切职能部门,尽入眼底。
环顾了一圈,董长贵嘀咕了一句:“这么小的一个地方,都不比三合堡大多少,说是个乡都勉强,怎么还设了个镇呢?”
(谁知道?)
供销社里,钱亦文买了两盒山海关,顺手递给老丈人一盒。
拆开烟,敬了售货员一根儿,开始和他攀谈起来。
售货员五十多岁,对于这个骑着大摩托来的年轻人,并没有拿出惯有对待本地乡民的态度。
能骑上这个哼哼叽叽的大家伙,都不是一般人。
更何况,你再看人家带着那个老头儿的作派——
穿着吊兜儿中山装,倒背手走道儿,小腰板拔溜直儿,一看就是个干部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