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声音中带着些无奈,说道:“要不然呢,依照秦令的规定,他又没罪。”
蒙毅说得好像有道理,干死个人,算什么罪?作案工具是什么?他也许是故意的,但是无法证明。世上真的有这种杀人办法?我脑子又糊涂了。
“那夏梦算什么?”
蒙毅犹豫了一会,说道:“也许,只能算工伤吧。”
我们又无语了。蒙毅望着窗外。而我的心突然也沉了下来。如果这都不算意外,那么暗处的敌人远比我们强大和高明得多。
“荀安的日记虽然大多不堪入目,但有一些写得是自己的心情,你再帮我看看,有什么线索。”
不堪入目吗?我觉得荀安写得很精彩啊。可能,是我和蒙毅的认知不同吧。
密室西北角,还有一堆竹筒,一层一层地整齐铺开。
荀安在这些日记中,大多在写自己的心情,什么“我又哭了”,“今天风好大”,“今年的雨比往年下得更凶”之类的。
我快速看了一下,便没了兴趣。这记的都是些啥玩意。一点价值也没有。
但很快,有一卷竹筒吸引了我的目光。因为,我一句也看不懂。虽然这卷竹筒上的字,我都认得的。但一连起来读,就不知道荀安在写什么。
“你能看懂吗,我反复看了三遍,不知所云。”蒙毅在旁边说道。
搞笑,你蒙毅都看不懂的东西,我能看懂吗?当时,我心里这么想的。但我还是随意看了几遍。
咦,我好像看懂了。
“我在咸阳,君在巨商;去年春时,君伴我行;顿水河畔,折柳相别;枕戈尝胆,亦有来时;菊花盛开,水仙凋谢……”
我当时不但看懂了,还把竹简上的字念了出来。蒙毅先是很困惑,但很快就大笑起来。因为,他也突然看懂了。
那时候,为了方便折叠,竹简里,每八支竹为一片。而这片竹简上面的文字顺序居然是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也许,蒙毅读书太多了,潜意识里认为,书自然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这片竹简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菊花是原赵国的国花,而水仙是我们大秦的国花。这些狂徒居然还妄想着有一天,菊花盛开,水仙凋谢。哈哈,可笑啊,可笑。”
虽然蒙毅在大笑,但我总感觉,他笑得有点勉强,也笑得太早了。最近,大秦帝国死的人有点多了。
现在,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确定的,就是在巨商这个地方,有个“君”,是荀安的同伴,而且还有密切来往。他们一心想着把菊花盛开。很明显,这是一条新的线索。
“巨商,是个什么地方?”
“我马上找人查一下。”
很快,有消息了。幸好,全国地名中,叫巨商的并不多,共有三处。
一个就在我的家乡不远处,有个小县城叫巨商城,在原来吴国的境内。
一个在遥远的燕国北部,有座山,叫巨商山。
最后一个是个比较大的村子,叫巨商村,离咸阳最近。
“应该就是巨商村。”蒙毅的表情很肯定。
“你还记不记得,我们曾经一起去拜祭的那个万人坑,那个埋填过长平之战中赵国降卒的万人坑。”蒙毅望着窗外,彷佛很有感触。
“当然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