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我问道:“师父,刚才那些人,莫非是丐帮的?”
丐帮在京城一带名声很臭。丐帮以落魄的八旗子弟为核心,也有汉人。他们的头目叫做丐头。
丐头都会点拳脚功夫,又分蓝杆子、黄杆子两种。蓝杆子丐头都身穿一身蓝长衫,手里拿着木棍,或者是旱烟管,黄杆子丐头都身穿一身黄长衫。
丐头手中的木棍或者是旱烟管,主要是用来殴打不听话的乞丐。
除了衣服颜色的不同,黄杆子丐头武功更高,资历更深,还管辖着蓝杆子丐头。
若不是丐头身边围绕着一群乞丐,单从外表上看,丐头衣着干净,与常人无异。
之所以令人生厌,是因为丐帮的乞讨方式和普通乞丐截然不同。
除了正常的乞讨,丐头在每个月,还会带着一群乞丐,到管辖区域内的商铺、饭店等门前,乞讨所谓的“责钱”。实际上就是按月收保护费。
店家要是不肯给,丐头便指使乞丐们唱起莲花落。其歌词大多很恶毒,比如,“不给财,天天来,掌柜留钱买棺材”之类的。
即便是巡捕驱赶,也没有用。
因为,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又来了。
而且店铺外的乞丐会越来越多。丐头还会故意让乞丐们弄得一身污秽,臭不可闻,在店门外大呼小叫,撒泼打滚,直到店家受不了为止。
通常情况下,店家为了生意不被打扰,只好乖乖给钱。
第二个生财之道便是,借着大户人家举办红白大事的机会,进行揩油。每逢这时候,丐头们总是不会错过时机,立刻带着乞丐们,上马乞讨“捐钱”。
如果不想被乞丐们弄得丢脸,狼狈不堪,大户人家们也只好照付。
更有甚者,一些丐头还会把普通百姓家的小孩子拐走,毁伤其肢体或者眼睛、耳朵,养大之后让他们上街乞讨,为自己赚钱。
我师父摇摇头,说道:“不是!他们虽然也乞讨,但主要是靠捡破烂为生。肩膀上的布袋便是他们的工具。
你看为首的刘天奇衣衫褴褛,手里既没有木棍,也没有旱烟管,还背着两个布袋,哪里像是丐帮的丐头。”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
师父叹了一口气,说道:“外人以为他们是乞丐,其实不然。他们虽然残缺不齐,生活不堪,却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做共济会。这共济会的发起人便是刘天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说,刘天奇以前家中还算富裕。可怜,一场大火把他们家烧个精光,还欠下一屁股债。一个残疾的老乞丐冲进火场,把刘天奇救了出来。
只可惜,他家人全葬身火海。刘天奇的脸,在那场大火中,也被烧成半边黑。不久,残疾的老乞丐也病逝。
刘天奇感其恩,便逐渐将京城中残疾的乞丐召集在一起。大家抱团谋生,共济艰难。纳兰公子知道此事后,在十几年前,就不断救济他们。”
原来如此。
听了刘天奇的事情,我突然有些伤感起来。
回到镖局后,师父让厨子去买肉、菜、米,准备再煮一大桶粥,再送过去。
我默默地陪着师父坐了一会,忍不住又问道:“师父,纳兰公子今天一直望着对面的老宅。莫非那户人家和他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