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一三年了,改革开放已经好几十年,但是他这边的车辆还是很少。
除了时不时过去的几辆三轮车、摩托车和电动车,就连面包车都没有几辆。小车呢,更是一个没见。
这别说跟南方比了,就算是杨城周边的农村,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急需发展啊!
……
一路风驰电掣,鸟语花香,倒也自由自在。
回到村后,陈青玄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来到了离他家不远的村长家里。
村长家离他们家并不远,跟他们家就在一条街上,甚至还在同一排,就路口的第二家。
不过和其他地方的村长家不同,他们村的村长家里也不怎么富裕。
就很普通的砖瓦房,三间,一层,最上面是用木头和瓦片搭建的房顶。
年份的话,至少也有二十多年了。
反正自青玄记事起,这间房就已经在了,比青玄家的那座房子还要老。
甚至,就连大门上的漆都掉了一大半。
原先红色的漆底都变成了暗红色,上面满是炸起的漆皮。
很难想象这是一村之长的家里。
但是没办法,青玄他们村子什么都没有,没有企业,没有工坊,没有公司,什么都没有。
甚至,也不是交通枢纽,离乡道还有着四五百米的距离。
可以说,国家这么些年的发展,他们是一点也没沾上边。
除了村里的路被修好了,什么都没变,还和几十年前一个样。
一样的穷,一样的苦!
不对,如果真要说的话,应该还是有几个企业的。
村子的最前边,挨着乡道公路的地方,原来是一个砖瓦窑,但是现在已经废弃了。
村子的西南脚,靠近另一个村子的地方,有一个羊场。但听说差不多已经停摆了,里面根本没有几只羊。
只有每年年末的时候,才会把租地的租金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