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所有口供来看,那位宗室十一爷确实未直接参与此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并且在太监来乐被捕后的第三天,那位十一爷竟上吊自尽了!
这出乎所有人意料。
仵作验尸后确认无他杀痕迹。
据伺候他的老媪所言,自十一爷最后一位至亲,也就是他的幼子过世后,他的精神便大不如前。
在十一爷心里,来乐与他十二岁便相识,两人相伴四十余载,情同手足,早视彼此为至亲。
得知来乐做的那些事是为了他,且对方性命难保,他便彻底失去了活着的念想。
结案奏折已呈送汴京,衢州知府与徐靖等人终于得以喘息。
自汴京随行的察子纷纷放假上街游玩,此刻驿站楼下厅中,只剩宋大和影卫在沉闷饮酒。
房间内,江溪云又戳了戳林知行的脸:
“你快醒醒吧!”她心里嘟囔着,若再不醒,她就要失信于林知夏了。
叹息间,忽见床上之人眼睫微颤,她慌忙缩手坐直:
“林知行,你醒了是不是!”
林知行缓缓睁开眼睛:“这是哪里?”
“衢州驿站啊,你上次醒来也问过。”江溪云一边说一边环顾四周,确认无人窥探,才跪坐在床沿,往袖子里掏着什么。
床上的林知行眼里掠过一丝阴郁,他宁愿这一切只是梦一场,哪怕梦醒仍在蔡府西厢房也好。
奈何世事总难如愿。
见他眼神死气沉沉,江溪云急忙从袖中取出一张字条。
为免旁人看到,江溪云俯着身子,挡住外面的视角。
字条上写着一首诗,是邵雍的《山村咏怀》。
那字迹与林知行的如出一辙,但林知行自己很清楚,他已多年未誊抄此诗。
普天之下,唯有一人能完美模仿他的笔迹,那就是林知夏。
这首诗还是他少时同妹妹学的第一首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记忆中林知夏摇头晃脑、稚声朗诵的样子瞬间浮现在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