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船也靠了岸,但殿下没有急着进城。
手下一位幕僚带人先行进城,安排一切。
船上追随殿下而来的四位青年才俊,在北都中也是大名鼎鼎。
而且每一位都出身不俗。
槿兮小姐有许多的追求者,殿下也不遑多让。
这四人一路上,就像是开屏的孔雀,拼命地在殿下面前展现自己。
幕僚们看得,暗暗好笑。
今日停船,其中一位出身松江大姓的徐博,便打开了一支窄长的藤条箱。
从里面取出来一根拼接鱼竿,坐在船边开始钓鱼。
他一路上已经跟殿下吹嘘了好几次,钓鱼的各种技法。
但路上始终没有施展的机会。
现在终于停船,他终于可以一显身手。
那么,一切就从“打窝”开始。
徐博是“文修”,但他性格有些浮躁。
所以他的老师,便传了他这种利用钓鱼磨练心性的修炼法。
徐博一边往河中撒着饵料“打窝”,一边回头笑着对殿下说道:“听说交趾运河中,生长着一种黄花鳜,肉质鲜嫩,鱼刺极少,在下钓上来,晚上烹了鱼羹,请殿下享用。”
殿下今日穿了一身天青色的长裙,站在甲板上,河风吹起了裙摆,高贵出尘,宛如仙子一般。
“好呀。”殿下微笑颔首。
和槿兮小姐不同,殿下对追求者们颇为亲和。
追求殿下的这些人,总的来说“质量”上不如槿兮小姐的仰慕者。
我皇明自有国情。
娶了殿下几乎就相当于自绝仕途。
所以那些真正有远大志向的年轻才俊们,不会追随殿下。
就比如这徐博,虽然祖上也阔过,但这二十年来,家中不曾出过四品以上。
但他家中的资财却是越来越多。
松江附近便于出海,徐家从海贸中赚来了一座银山,子弟们渐渐都不大愿意苦读了。
于是便发现,祖辈余荫将尽,自己的银山可能要守不住了。
徐博乃是徐家这一代中,最出色的一位。
他进京闯出名头,然后苦苦追求殿下,为的只是给徐家寻找一个新的庇护罢了。
殿下也知道这些,所以对追求者们态度很好,希望以此弥补自身先天的劣势。
但瞧瞧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总觉得比起槿兮的那些仰慕者,差了一个层次。